游戏教学法,顾名思义,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,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和活动中,或者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中,通过体验和感悟,学到知识、态度和技能。
把培训与游戏结合,寓教于乐,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,也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内在学习兴趣。因此,游戏教学一度备受讲师和学员欢迎,然而,一段时间后又迅速降温。由于游戏教学效果不稳定,很多培训者也开始思考这一方法究竟是否适合当今的培训。
总的来说,游戏教学有必要,但开展时要避免掉入“目的不明、过程失控、学员难以投入、缺乏提炼”的陷阱。
围绕教学目的设置游戏
游戏教学法中的“游戏”是为教学服务的,游戏的设置必须与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。培训者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游戏,这样,游戏的目的才能明确,不是单纯地做游戏。
游戏教学活动的设置对课堂效果有重要的影响(见图表1)。在选择游戏活动时,根据教学目的,可以从“学员参与形式”和“讲师根据内容考虑的形式”两个方面,综合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游戏。
从学员参与形式上看,团队参与的方式对于学员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不同观点的磨合,以及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推进有积极的作用;而个人活动的形式更利于让每个学员充分参与。
讲师授课内容一般可分为知识、态度和技能三种。从教学内容考虑,一般知识性的内容,需要让学员多动脑、动手,从而产生记忆。在游戏活动的设置中,要求设计与内容直接相关的练习和训练活动。
技能的训练,除了练习和训练之外,可以设置角色模拟的活动,让学员在游戏决策中实际操作和体验。
态度的改变向来是培训的难点,游戏教学法最为适用。培训师需要设计大量的情景(心理)体验及角色模拟的游戏环节,让学员通过体验产生态度的改变。
例如,以磨合人际关系和调整学员状态为目的的教学,通常采用破冰、充能的游戏活动,以团队活动和与动手相关的训练活动为主;需要直接影响学员思维、态度的启发性教学,可采用针对个体的体验活动和针对团队的角色模拟游戏活动;知识性内容和某种特定技能的学习,最好安排个体练习或团体协作活动类型的游戏,并特别注重各种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。最后,游戏一定要有竞赛的因素,让学员在挑战中完成游戏任务。
聚焦任务 控制游戏过程
游戏教学活动的关键是,重视游戏过程中的体验。很多时候,当游戏具有一定的难度,学员会聪明地通过各种方法找到“捷径”,绕开这些重要的过程体验环节,由此也失去了游戏学习的最佳机会。这样很容易造成游戏过程的失控。
讲师对游戏过程的掌控和引导非常重要,如何引导和把握学员的互动将直接影响游戏实施的效果。游戏的带教过程分为四步:公布规则、角色说明、游戏控制、游戏点评(见图表2)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每种游戏都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,参与者首先要了解如何玩,才不至于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混乱或争议。课堂中,讲师要与学员确认规则和相关的要点。“一个好的游戏活动的秘密在于规则的残酷……”,讲清规则的目的是让学员在既定“残酷”的规则下开展游戏,避免学员陷入对规则的争议和讨论中。
此外,讲师还需注意的要点有:第一,时刻管理、关注和引导学员的注意力,特别是对于个别学员,要理解他们的正常情绪反应;第二,关注现场的变化和安全,经常给参与者鼓励,支持、关怀的氛围会提高人们尝试困难或迎接挑战的意愿。
启发性引导 促进学员投入
虽然游戏教学能够寓教于乐,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年学员都会投入到游戏的体验中。以下两种学员的表现影响着游戏学习的效果:
一是表现为情绪抽离。出于对自我和自我情绪“暴露”的保护,学员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。
二是表现为焦点跑偏。在游戏本身具有难度时,学员屡次失败后会出现种种情绪的爆发。而出现这些问题时,学员容易把矛头指向“规则”的不公平。
在游戏过程中,讲师可采取必要的措施,引导学员投入到游戏之中。
组织分享活动
游戏活动中,讲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表达的机会,也要理解学员面临强烈压力时的自我保护心理。不论什么时候,学员都有权说“不”或者弃权。当然,讲师不能轻易放弃某个环节,因此,适当的鼓励尤其重要。
讲师要注意学员情绪的变化,避免无谓的争执,以及一些不积极的学员状态在群体里传播。如若出现这种现象,讲师要对学员进行适当的“隔离”,引导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投入状态的学员身上。例如,可通过直接邀请投入的学员分享、示范等,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,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让“学员管理学员”。
提问引导
无论在游戏的哪个环节,提问都不可少。在课程的初始阶段,讲师应避免提一些让学员有压力的问题。宣布游戏的过程和规则后,可以通过提问向学员确认,如:“刚才的规则我讲清楚了吗?”
除了游戏的安排和规则,以及游戏活动的最后总结,讲师会用“说”的方式进行以外,其他时间讲师几乎都是在“问”的状态下带教。尤其是在游戏的过程中,无论学员遇到困难时如何求助,讲师都不要直接告知答案,而是应通过问题的引导,让学员自己领悟、寻找答案。在总结游戏活动前,讲师也需要通过提问,获得学员对于游戏感受的诸多信息,再加以提炼。
总结提炼
总结不等于提炼。很多培训师在游戏活动结束后,只是自己或让学员做简单的总结。尽管有的讲师也会安排每个小组进行讨论,并派代表出来总结分享,但这样的分享往往只停留在表层,分享的结论都是人们已熟知的一些“大道理”,有的甚至不用体验都能说出来。游戏教学只是走了“形式”。
在课堂上,游戏教学一定是“形式大于内容”,但绝不可以用形式代替内容。
游戏后的总结提炼必不可少。培训师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参与者的表现,细致、完备地记录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状况,包括学员的情绪状态、一些特殊的变化等。
学员在“放松的状态下”“合作冲突的情况下”以及“紧张而又激烈的情况下”的真实表现,更能体现他们的障碍和问题所在。针对性的点评能给学员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学习感悟。培训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、分析能力,才能捕捉到游戏过程中的关键细节。
最后,讲师需要围绕教学目的导出学习重点。
培训过程中的游戏教学是“互动”的一种最有效方式,游戏的互动从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培训效率。但从现代企业培训来讲,只关注培训形式是远远不够的,还应重视内容上的实用性和针对性。当两者结合不恰当时,游戏的教学形式要么被滥用,要么被忽视。
因此,培训者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内容,创新“游戏互动”的培训手段,从而在短暂的培训过程中,让学员能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和思考,在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过程中调整行为模式,达到实现培训目标的积极效果。
转自《培训》杂志
链接:http://www.trainingmag.com.cn/zazhi/detail.aspx?mtt=388